将自己筑进了苏维埃慈父斯大林他发誓要扫清所有虫豸!
时间: 2024-12-27 05:52:14 |   作者: 安博体育app地址下载安装

  在十月革命之后,当时俄罗斯临时政府的首脑克伦斯基其实还并没有死。他在十月革命爆发之后,收到了美国驻俄国大使的消息,得知革命即将爆发。于是克伦斯基权衡利弊之下,选择了先抵抗。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个抵抗失败了。于是他选择了在第一时间抛弃了追随他的官员们,一个人出逃东宫,一路逃到了西伯利亚。

  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后,斯大林的人生也迎来了人生的转变。以前的斯大林是一个银行劫匪,而如今斯大林摇身一变,变成了苏维埃的工农委员会的委员,并且还兼任军事委员会委员等等好几个职位。

  经过工人与农民们的革命,苏维埃正式建立了。在当时啊,苏维埃政府这个词其实应该是两个词,应该念成苏维埃与政府。苏维埃也就是党,是立法和行政的机构,而国家政府只是苏维埃的执行机构。这种政治模型在此前的人类历史上是几乎不存在的,算是苏维埃的一次大胆尝试。

  在苏维埃政府建立之后,目前摆在苏维埃面前最大的难题就第一次世界大战依旧在打。这场在沙俄时期就在打的战争,到现在依旧在持续。之前的临时政府正是因为不想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才导致了内部矛盾的迅速爆发。虽然本身临时政府的问题就不少,但是这场战争算是催化剂了。

  苏维埃吸取了临时政府的教训,国家要发展,苏维埃这个新生的政权要成长,那么就必须要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抽身。但是问题却来了,怎么抽身呢?

  在当时沙俄因为这场战争导致了政变,当时政府刚刚建立,又因为这个战争再次被推翻。这么多东西都是被德国人看在眼里的。而此时此刻的新生的苏维埃就像是一个襁褓里的婴儿,基本上没有战斗力。这就导致了如果苏维埃想要和德国谈判,那么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果不其然,在苏维埃方面接触了德国之后,德皇要求苏维埃必须要将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的局部,以及拉脱维亚、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全部领土割让给德国。在此的基础上,还必须要赔偿 30 亿卢布,德国才会同意与苏维埃保持和平。

  可能大家对这些条件的苛刻程度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我们先来说一下乌克兰。乌克兰这个地区的纬度是比较低的,所以它的工农的生产耗能都比较低。同时这一个地区农业发达,沃野千里,是苏维埃的农业以及重工业的基地。并且,乌克兰是苏维埃通向西欧的战略要地。如果失去了这一个地区,那么苏维埃就失去了通向西欧、黑海以及土耳其这些战略要地的通道。

  在 1991 年乌克兰独立的时候,苏联的高层就曾经说过,失去了乌克兰的苏联,根本就没有存在的意义。说到了这里,大多数人应该能明白乌克兰对于苏维埃的重要性。至于其他割让的地区,也是差不多的情况。在这一次的协商当中,苏维埃境内但凡有用的土地,德国都有要求,而留给苏维埃的大多数都是没什么用的荒地。

  这个条约要是签了,那苏维埃可能就只剩下莫斯科以及广袤但是贫瘠的西伯利亚地区。按理来说,这样苛刻的条件没有人会接受。但是此时此刻的苏维埃刚刚建立,就好像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根本经不起德国这样成年人的打击。所以苏维埃的内部选择接受这个协议的人比较多,而选择接受的人当中就有斯大林。

  而反对这个协议的,则是以布哈林为代表的社会革命党。他们坚决反对与德奥议和,他们都以为一个新生的国家上来就卖国,人民是不会同意的。他们提议,如果德国要硬逼苏维埃,那么苏维埃就应该去和德国打游击,哪怕革命失败了,也必须要和德国血战到底。

  对于这样的说法,斯大林嗤之以鼻。斯大林认为战争受伤害最重的是人民,又不是你们这些政客去打仗,你们喊的凶,这难道不是慷他人之慨吗?而且社会革命党当中的大部分人没有斯大林那样深入基层搞革命的经历,也没有感受过筹措资金的心酸。难道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哪有钱去打仗啊。

  对于社会革命党和布哈林的说法,斯大林坚决反对。而这样一个时间段,托罗茨基也站出来表达了自己的主张。他说我们既要停战,也不要签合约。别人问他,那你要怎么样才能做到既停战又不签合约呢?但是托罗茨基说自己还没想好。那真是听君一席话如听君一席话了。

  简单来说啊,托罗茨基他想要进行一次赌博。他想把百万俄军撤回俄国本土,然后他赌德国人不敢追他啊。这个计划那真的是绝了啊,我写小说都不敢写这种剧情。

  为了这一次谈判,苏维埃内部高层争论了很久。最终因为分歧实在太大,所以高层决定先让托罗茨基和德国先谈。所以,托罗茨基就被任命为了外交人民委员,谈判代表团的团长,出使了德国。

  讲到这里,可能有小伙伴就很好奇了,我们印象当中的斯大林都是铁血的,是慈父是钢铁之人。那为什么斯大林会接受这样一个卖国的协议呢?

  实际上啊,这个决策是建立在斯大林对此时的国际局势的了解上的。斯大林认为啊,德国这样一个时间段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很快就会战败。所以这样一个时间段无论跟德国签什么,等德国战败了,直接撕毁就可以了。我和德意志帝国签的协议,跟你魏玛共和国有啥关系呢?

  于是在托洛茨基前去德国谈判之前,斯大林找到了托洛茨基,告诉托洛茨基千万别激动,如果德国下了最后通牒,那么你就让步签约就行,保存胜利的果实是最重要的。

  而托罗茨基因为斯大林抢了自己报纸的事情,一直都不怎么待见斯大林。他就轻蔑的嘲笑斯大林说你一个流氓,还懂外交啊。斯大林诚恳的回答我不懂外交,但是我比较懂流氓。

  随后,托罗茨基就带着不屑的表情出发了。果不其然,在这一次谈判当中,德国下达了最后通牒。面对德国强硬的态度,托罗茨基一直犹豫不决。于是就拨通了列宁的电话,希望得到导师的指导。谁知道列宁说了和斯大林同样的观点,他指示托罗茨基马上签约。

  但是托罗茨基这个人啊,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总能给列宁整出点新花样。以前,托罗茨基工作的能力就非常的突出,总能给党中央带来惊喜。而这一次,托罗茨基同样没有辜负列宁的期待,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惊喜。

  他在得到了列宁的授意之后,依旧选择了拒绝签字,率领外交团离开了谈判的布列斯特。而他带来的惊喜是什么呢?他这个决定给苏维埃带来的就是德国的大举进犯。战争再一次开始。

  这一次德国在战争刚开始的第一天,就对苏维埃的部队造成了沉重的打击。缺衣少食、缺乏战斗意志的苏维埃部队被德国打得丢盔卸甲。而此时的托罗茨基才想到自己做错了。他开始支持列宁和斯大林的主张,想要和德国再次和谈。

  但是德国政府这次却学聪明了,他们趁火打劫,狮子大开口。之前要求的赔偿金额是 30 亿卢布,现在涨到 60 亿啊,60 亿马克。要不是后来德国战败之后,马克贬值到一杯啤酒要好几亿的情况下,这笔钱真的是一个巨大的金额。

  而就目前苏维埃的情况去看,别说要 60 亿马克,就是莫斯科都给德国也不是不能接受。因为这样一个时间段的苏维埃确实没有很好的方法。托罗茨基这一次选择了完全支持列宁和斯大林的决策。

  而就在这样一个时间段啊,又跳出了另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布哈林。布哈林这个人,大家只必须了解到,他是一个十分喜爱为了反对而反对的人。原因是因我们之前不是说过吗,在布尔什维克党派内部也分党派,其中一派叫做社会革命党。而布哈林这个人就与社会革命党走的非常近。而列宁却不是社会革命党的人,所以只要列宁下台了,他所交好的社会革命党就有机会能够上台。而布哈林也可以从这当中谋取到巨大的政治红利。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小九九,就导致了无论列宁提出什么样的方案,他都要站出来反对。而这一次也是一样。布哈林痛斥列宁说列宁这是卖国行径,但是你让他拿出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啊,他又拿不出来。

  所以这样的争论持续了很久,几乎每天开会都在讨论这样的一个问题。但是这样的讨论又没什么建设性的意义,根本就是无意义的扯皮。在他们争论的过程中,苏维埃又付出了十几万的伤兵以及尸体的代价。

  最后只能是列宁力排众议,才结束了这场毫无意义的争议。列宁直接说不要再空谈下去了,争论不休但是却没有方案,这无异于慢性死亡。列宁表示一切的责任都由他来承担,一定要尽快与德国签署协议。如果再空谈下去的话,他就辞职。

  在列宁的强硬表态下,最后这种无意义的争论才画上了一个休止号。而这一次,托罗茨基为避免布尔什维克党内部再次分裂,所以他选择了支持列宁。而至于斯大林,他一直都是列宁最坚定的盟友。于是这个和德国的协议还是签订了。

  这个协议签订之后,苏维埃失去了 10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付出了 60 亿马克的赔款。而这个事件对于斯大林的触动是很大的。本来这个协议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因为已经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了。但是却因为这样无休止无意义的争论,导致付出了十几万士兵的代价,让国家付出了 30 亿马克的代价。这明明是能够尽可能的防止的。

  这让斯大林清楚地认识到,这种喋喋不休的会议根本屁用没有,这种体制不适合苏维埃。斯大林认为,权力应该集中起来,让能够做决策的人去做决策,而不是让那些只会耍嘴皮子的人去做决策。

  在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协议之后,路维埃国家的内部一下子就炸开了锅。这个协议激怒了很多人,大部分都是军人。原因很简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俄国的伤亡人数很多,付出的代价很大。这些军人们曾经都是为国家流过血的,而现在刚建立的苏维埃就这么向着外国侵略者投降了,他们不能接受。

  而且在他们的背后,还有一些军官的煽动。这些军官大多数都是以前效忠于沙皇,后来效忠于临时政府的人。新建立的苏维埃不接受他们这样的旧官僚,他们一直找不到容身之处。而这个条约的签订,让士兵们群情激愤。所以这些旧军官们,他们看准了时机,站出来煽动士兵们进行军事行动。

  他们只对士兵们说苏维埃卖国,但是他们却绝口不提这样一个时间段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能够拯救这一个国家。难道继续和德国打仗吗?他们不说,但是他们只是辱骂苏维埃,只是单纯的煽动军人们的情绪。

  而且,他们甚至和已经被苏维埃革了命的资产阶级的残余和封建残余们勾结在一起。这些残余他们有钱,但是却没有强大的军事作为后盾。而这些旧军官们,他们有军队,但没钱。而双方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苏维埃。

  于是双方一拍即合,至此在刚刚建立还混乱不堪的苏维埃的土地上,一股新势力崛起了。这个新势力以白色为象征,因为白色曾经是沙皇的代表色,他们被我们称为白军或者是白匪军。而此时此刻的苏维埃内部,对于白匪军还没那么的重视。原因是因为此时的苏维埃的内部出现了问题。

  在十月革命之后,俄国进入了革命的探索阶段。在此阶段,一切都是百废待兴的,都得摸着石头过河。于是在 1918 年的 5 月,苏维埃开始对粮食政策进行了改革,实施了粮食专政。贫农委员会在苏俄各地开始建立。

  这个政策要求农民们必须把产出的粮食,除了自己明年需要的种子以及口粮以外,全部卖给国家。这个政策的出发点是非常好的,目的是为了像真正的社会那样,把资源全部集中到政府,然后由政府进行再次分配,实现所谓的按需分配。

  而且苏维埃规定,国家必须得按照市场行情报价来购买粮食。这样一来,老百姓手上的钱也有了,能自己消费,激活经济。但是政策是一个好政策,但是人却成了这个事情当中最大的变量。首先是一些从前被压迫剥削的人,他们追随了苏维埃,如今摇身一变,变成了苏维埃贫农委员会当中的一份子。

  他们忘记了自己当年如何被官员们剥削,反而剥削起了别人。政府规定是按国家标准价格来购买老百姓的粮食,但是他们只需要说服农民们白送给自己,他们再找国家要这笔钱,他们就能从中间吃到回扣。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坚定地追求着这个理想,也不是所有人都讨厌特权阶级。比如说这一群乡级的苏维埃官员们,他们就不讨厌特权阶级,他们所讨厌的是特权阶级不是自己。

  他们这样的行为导致整个苏俄的经济都出现了巨大的问题。谁掌握的农民多,谁就能赚的更多。于是很多乡级的苏维埃官员,他们甚至会鼓动农民们为自己的利益,去和附近的乡县进行械斗。

  而他们还不是对苏俄经济伤害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那些商人们。他们从这个政策当中看到了商机,于是他们对农民宣布,自己愿意以国家收购价格的 10 倍收购粮食。

  这样的话,农民们就会把粮食卖给商人,他们大量囤货之后,再以 15 倍、20 倍的价格卖给国家。这些商人们加上基层官员的腐败,导致了整个 1918 年,苏俄本来应该是丰收的,但是苏俄各地都在发生饥荒。可以说是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了。

  这一时期的确有很多贫困的农户们饿死,但是无论是列宁还是斯大林这样的领导人,都是第一次成为国家的领导人,没有管理一个国家的经验。列宁对这种的情况,只是非常的简单粗暴,把所有囤货的商人全部枪毙,希望可以通过这个决策解决问题。但是商人们可以通过枪毙解决,那基层官员呢?解决不了,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好转。

  对于基层官员腐败的问题,苏维埃其实也是有意识到的。列宁就指示了捷尔任斯基,建立了全额的肃反委员会,让这些肃反委员会下到基层,解决那些贪污的官员,然后征收那些本该被国家征收的粮食。

  但是列宁和捷尔任斯基高估了当时苏维埃的实际情况。肃反委员会下到基层之后,联系了之前的平民委员会和工人征收队,他们一起下到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但是由于受教育程度以及贿赂等等各种原因,这一次的肃反反而变成了一次巨大的灾难。怎么评价一个人是否是商人,这没有具体的标准。如何评价一个人是贫农还是中农还是富农,也没有标准。

  那么一切就得交给这些委员会的人自己来进行评判了。这就导致了本该只针对少部分人的政策,被适用到了大部分的农民。很多贫困的农民都被当成了中农来征收,而且很多不是商人的人也被当成了商人来征收,整个乱成了一锅粥。

  而且这些被没收的粮食也没有进入苏维埃的国库,而是被这些所谓的肃反委员会以及贫农委员会给吃了回扣,涉及到了自己的利益。那这些委员会的人们他们就变得更的变本加厉。

  夸张到了什么程度呢?很多的农民在这一次征收之后,连第二年的种子都没有了。而且我们要知道,苏维埃是禁止小型商品贸易的,种子就是小型商品。粮食被征收了,种子也没有。

  所有人都知道,现在的饥荒只是一个开始,而第二年才是真正的灾难。马上就要来临的大饥荒才有机会真正摧毁这个刚刚建立的国家。而这种种情况都被白匪军看在眼里,苏维埃的这些政策让百姓们苦不堪言,反对苏维埃的声音也在俄国慢慢的出现。白匪军们敏锐地意识到机会来了。于是他们开始开动自己的宣传机器。由于沙皇已经死了,所以他们拿出来当旗帜的人是沙俄的前任手下斯托雷平。

  在当时的俄国国内,怀念沙俄的人是很多的。因为沙俄统治老百姓,老百姓很苦,但是苏维埃像这么搞的话,老百姓比在沙俄还要苦。可以说当时俄国上下无不怀念沙俄。

  而在怀念沙俄的人当中,怀念沙皇的人却很少,但是怀念斯托雷平的人却很多。斯托雷平这个人,我们大家可以展开的讲一讲。斯托雷平曾经就任帝国首相,也正是他残忍地了俄国的第一次革命。但是这个人在任期间搞过一次大改革,他推行土地革命,使得 200 万农民从贫困变得富有,极大地重振了俄国的经济,史称斯托雷平土地改革。

  但是这场改革并未完全成功,因为在 1911 年,斯托雷平就被俄国社会革命党的人给暗杀了,享年 49 岁。人民怀念的其实不是斯托雷平,他的改革就烟消云散了。但是因为那些斯托雷平改革变得富有的人,成为了斯托雷平的狂信徒。他们开始把斯托雷平吹得神乎其神。原本斯托雷平的改革当中未提及的所谓的 8 小时工作制、新式学校以及扫盲运动。

  但是这些都在一次又一次的谣传当中,被狂信徒们加入了斯托雷平的传说故事当中。他们说是因为斯托雷平死的太早了,不然这些政策斯托雷平一定会去执行的。但是我们客观评价来说,斯托雷平先生的改革只是在维护沙皇封建统治基础上进行了改良而已。他最成功的地方在于他死的太早了,给后人留下了无数想象的空间。

  什么是人民期望的,他的狂信徒们就会造谣说斯托雷平早就提出过类似的设想,说这一切都是他的政治主张,只不过还没有来得及施行他就死了。所以说在苏维埃还在摸索道路最近一段时间,俄国内部把斯托雷平一度捧到了类似于我国商鞅的地位。这只能说明一件事,现在俄国人民慢慢的开始过分的鼓吹斯托雷平了,那么就证明他们对苏维埃很失望,大多数的农民都处于绝望之中,他们必要给自己找一个心理安慰。

  而白军打出了斯托雷平这个旗号之后,那真是无数人倒戈卸甲,以礼来降。白军的势力开始迅速的壮大。而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斯大林在这一年来到了查理金。他这一次来查理金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征粮。

  刚到了查理金,斯大林就被眼前的景象给惊呆了。在查理金,农委员会会借着权力打击报复工人,征粮队会把粮食放进自己的口袋,所谓的肃反委员会会在两者的贿赂下,毫无区别的肃反所有的农民。而铁路工人也是雁过拔毛,趁机索取价格不菲的手续费,甚至私自藏匿粮食,甚至还私自带领农民们抢劫火车。

  在查理金,那些奸商们不但没有被绳之以法,反而和这些委员会们勾结起来,剥削农民,继续干着投机倒把的买卖。农民们敢怒不敢言。得知了斯大林从中央下达了基层,当地的官员们也立刻对斯大林进行了接待。他们都以为啊,这样一个世界上没有人是不贪钱的,斯大林是中央的又怎么样,不过就是多分给斯大林一份罢了。

  而斯大林面对查理金的情况,能够说是怒不可遏。是一个美好又伟大的理想,斯大林把这个理想抱在自己的怀里,就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在枪林弹雨中,哪怕用自己的身体当盾牌,也要保护好这个理想。

  如今好不容易这个理想成功了,胜利了,苏维埃建立了,但是这群蛀虫却把这个伟大的理想当成了自己敛财的工具,当成了可以随意吐痰的痰盂。该死啊,你们真的是该死啊。

  斯大林刚来查理金的时候,是带着有几百人的部队的。面对这样的蛀虫,斯大林的决策就是全部抓起来杀,杀个干干净净。

  斯大林先是把所有人抓起来,然后走访了基层。根据农民们对这些官员的评价,来明辨哪些人是坏人,哪些是可以任用的官员,哪些是有能力的,哪些是贪污受贿的。

  斯大林做事向来雷厉风行,他一天之内就处理完了当地的问题,把之前被这些官员贪污的粮食全部整理出来。他告诉当地那些剩下的工人征粮队和肃反委员会,也就是那些没贪污的人,谁要是越线,谁要是贪污,那就是死路一条。

  斯大林亲自为所有的工人征粮队和肃反委员会划定了他们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然后他就带着人亲自去处理铁路工人问题。其实斯大林一开始也很好奇,为什么这些铁路工人会做违法的事情,因为他们没立场干这个事。后来经过询问,他才知道,其实这些铁路工人们他们带领农民劫掠火车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农民们吃不上饭,所有的粮食都被贪污的人给强行征收了,他们走投无路,只能靠劫掠火车才可以获得粮食。

  除此之外,查理金这一个地区还时不时的就有哥萨克的士兵前来抢劫,一切都是为了自保。斯大林明白了当地农民和工人的处境之后,并没有多为难他们。然后提笔写了一张告示,告诉所有人,粮食的问题将由苏维埃政府来解决,我斯大林会保证当地的每一个百姓都能吃得上饭。

  之前你们做的事我们不再追究,但是至此之后,谁也不准劫掠火车,如果有谁敢越线,那就是死路一条,并且不仅仅是杀人这么简单,集体劫掠的连着村庄一起烧毁。

  这个告示一出,农民们大为震惊。他们不知道斯大林能不能解决粮食问题,但是斯大林杀人和烧毁村庄的说法,他们是相信的,因为他们已见识过斯大林的雷霆手段了。恩威并施之下,查理金地区的劫掠之风平息了。虽然这个事情暂时解决了,但是粮食问题如果解决不了,这场改革就等于没有改。

  于是斯大林又开始实行粮食配给制,把从商人和贪污官员那里收来的粮食,按需分配的发给农民。然后自己亲自坐镇调控市场行情报价,把之前被商人炒上去的粮食价格再平息下来,保证每一个人都能吃的上饭。

  在这样的改革下,查理金变得井井有条。斯大林用雷厉风行的改革向当地的百姓证明了社会主义并不是一团糟,社会主义也可以治理好一个国家的。这个行为给了很多人信心。

  当然斯大林他的老朋友托罗茨基这三个月也没有闲着。政治这个事情,托罗茨基总容易出点问题,但是在这一段时期,托罗茨基却找到了自己真正擅长的事情。他在此期间建立起了一支真正意义上的苏维埃军队,红军。这个红军源自苏联的赤卫队,是历史上第一支真正意义上以颜色命名的国家军队。

  托罗茨基这个人很擅长演讲,在这样困难的时期,他的演讲也鼓舞着各地军民的士气,并且他杀伐果决的性格影响了红军。期间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判处海军司令夏斯特尼的死刑。也就是说,在这一时期,斯大林和托罗茨基两个人,一个人从政治治理上,一个人从军队上,稳固住了苏维埃存在的根基。

  就在斯大林和托罗茨基两个人为了挽救苏维埃分别做出了自己的努力的时候,这一切却引起了白军的注意。特别是斯大林的改革,这让白军感觉如芒在背。查理金这一个地区是产粮区,也是少有的工业基地,它还是一个铁路运输的中转站。一旦这一个地区正常运作,那就是一个巨大的战略要地。白军不可能放过这一个地区。

  另外白军之中还有不少的富农,被征收了土地和粮食,他们做梦都想打回查理金这个地方。就这样他们开始了对查理金的围攻,查理金保卫战正式打响了。

  文章不错![赞][赞][赞] 但以后千万记得把“查理金”写成“察里津”! (就是后来的“斯大林格勒”,现在的“伏尔加格勒”) 把察里津写成查理金, 就跟把“蒋介石”写成“常凯申”一样!…[我想静静][我想静静][我想静静]

  有条有理,分析全面内容丰富,把历史以写作家的方式,给观众一个全新的观感,寓文与乐,寓史温故而知新,很为读者认可!

Copyright © 2012-2018安博体育app地址下载安装-手机版版权所有     鲁ICP备20022537号